泡菜感官品评一直缺少专业人才。”发证仪式还未开始,成都市调味品研究所所长李幼筠就这样告诉记者。我省泡菜文化历史悠久,但是在感官品评方面却没有明显进步,感官品评多靠从业人员的经验和感觉,缺乏系统化、专业性的知识构架。“行业留不住人。”李幼筠说,虽然这次有50人考入了省评委,但只有48人前来领证,原因是“有两人已经离开了原公司,换了其他行业的工作”。泡菜行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,是阻碍这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此外,缺少专业人才在企业内部表现得更加突出。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经理余志刚告诉记者,作为调味品国家评委的他,必须经常为研发、品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开课培训,解决现实操作中的问题,“因为公司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,一名理化人员兼职感官品评工作也是常态。”有时,甚至花费上万元聘请调查公司,针对产品口感进行社会调查,以保证产品口味被消费者接受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在泡菜生产过程中,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口感,感官品评都至关重要,甚至是判断泡菜品质的重要标准,但由于我省大部分泡菜企业规模散而小,技术力量薄弱,不具备组建一支感官品评队伍的能力,这就更加迫切需要主管部门出手发力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